6月7日彩神82020年招生宣传片《追光少年》正式推出。《追光少年》取材于清华大学学生兴趣团队“天格计划”的真实事件,讲述了学生团队受到引力波探测的启发,最后一个月克服重重困难制作卫星载荷并发射到太空探...
最近彩神8魏飞教授课题组将积分差分相位衬度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iDPC-STEM)的技术应用于电子束敏感的多孔材料的原子级成像,包括多种分子筛和金属有机骨架。在这项工作中,作者进一步将iDPC-STEM技术应用于一类在甲醇-烯烃(MTO)转化的催化剂结构成像,即SAPO-34和SAPO-18分子筛的交生催化剂。通过改变Si元素含量和模板种类,作者可以精确地控制SAPO-34和SAPO-18相区在微观结...
相关成果以题为“代谢组学和炎症因子整合分析揭示治疗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免疫代谢重塑及其潜在治疗策略“的研究论文,于2021年3月12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通过代谢组学和炎症因子整合分析,发现COVID-19患者血清代谢物与促炎性细胞因子间存在紧密关联,而干预精氨酸、色氨酸或嘌呤代谢可以有效调节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
4月8日上午彩神8-合芯科技有限公司高端服务器处理器芯片联合研究院(以下简称“联合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举行彩神8副校长杨斌,合芯科技董事长姚克俭、总经理王勇等出席了揭牌仪式。仪式由微纳电子系主任吴华强主持。
冠状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pike)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过程中负责识别受体和介导膜融合,刺突蛋白在氨基酸序列和三维结构水平上的分子进化影响其对不同物种受体的识别,因而刺突蛋白是冠状病毒进化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其分子进化是冠状病毒实现跨物种传播的关键因素。 2021年3月11日彩神8生命科学学院王新泉教授课题组报道了蝙蝠冠状病毒RaTG13和穿山甲冠状病毒PCoV_GX刺突蛋白的冷...
4月8日,化工系骞伟中教授团队开发的“基于泡沫铝厚极片的高功率锂离子电池技术”,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持下,在江苏省南通市召开了技术成果鉴定会。由杨裕生院士担任主任委员的9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该技术成果为“国际领先水平”。
3月29日下午,首期清华大学青年学者月度沙龙在教师发展中心举办,本期主题为“脑科学领域的跨学科交叉研究”,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院长戴琼海院士作为特邀嘉宾,作了题为“飞鸟与青蛙”的主旨报告。
近日彩神8医学院那洁课题组发表学科交叉论文,揭示心血管前体细胞分化新机理,创建了省略胰岛素的培养体系,用于高效分化获得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最后在血管损伤缺血动物模型进行细胞移植实验治疗,证实这些细胞具有良好的在体内形成血管的能力。这一研究为血管重建、治疗组织器官缺血提供可能的细胞来源。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底夸克实验(LHCb)近期在底介子衰变中的三体系统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奇异粲介子的激发态。清华大学工物系近代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陈晨主导了本次新发现的具体分析工作,张黎明副教授和杨振伟副教授指导了此次发现过程,英国华威大学物理系的蒂莫西·格申(Timothy Gershon)教授也参与了指导。
在本研究中,作者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miR-218-1和miR-218-2基因敲除小鼠,揭示了miR-218在大脑中广泛表达,尤其是在海马中表达水平最高;而敲除miR-218-2基因后,miR-218在海马中表达水平显著下降。随后,通过条件恐惧实验、水迷宫和T迷宫行为学测试发现,miR-218-2基因敲除小鼠的认知能力出现明显缺陷。此外,在小鼠海马区通过病毒注射过表达miR-218则会使小鼠在行为学测试中展现...
近日彩神8生命科学学院张强锋课题组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王健伟课题组、清华大学医学院丁强课题组合作,解析了人细胞内新冠病毒RNA的全基因组结构。基于细胞内的病毒RNA结构数据,张强锋课题组依靠新开发的人工智能算法工具PrismNet,预测了大量结合新冠RNA的宿主蛋白质因子。令人振奋的是,研究团队发现,一些宿主因子已有的靶向药物,可以经过重定位在细胞内抑制新冠病毒感染,是抗...
3月25日彩神8牵头建设的“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验收会在江苏盐城举行。验收专家组认为,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已圆满完成了项目建设目标和各项任务,通过项目实施,提升了我国工业烟气多污染物治理能力,促进了环境工程学科建设。实验室定位准确,运行稳定、可靠,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于当地时间3月18-25日在国际线上评审。清华大学此次17个团队参展的18个项目全都斩获佳绩,获得1个本届国际发明展最高级别奖项“特别嘉许金奖”、11个金奖、7个银奖和3个铜奖,共计22个奖项,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饮用水安全团队陈超副研究员专注亚硝胺研究工作十余年,针对我国饮用水中的亚硝胺现状、前体物来源和控制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近年来检测发现,我国不少城市的水源地中既有亚硝胺前体物,也有已经形成的亚硝胺,大大增加了研究的复杂性和迫切性。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助理教授金涛与其合作者哈佛大学经济系罗伯特·J·巴罗(Robert J. Barro)教授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RE与LRR的统一模型框架,并使用42个经济体自1851年至2012年的长期消费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利用该模型,他们从数据中同时识别出这两种类型的风险,并揭示了它们的区别。
3月17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成都召开,隆重表彰为四川省科技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参与完成的“高坝枢纽泄洪消能安全与智能巡检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3月15日彩神8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简称“卫健学院”)首任院长、世界卫生组织名誉总干事陈冯富珍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文呼吁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应避免自满情绪。文章阐述了陈冯富珍多年来在健康领域工作中总结出的有效应对传染病的相关经验,并强调,只有从以往的疫情中吸取教训,建立对疫情危害的正确认识,加强互信,开拓视野,制定长远规划,才能避免悲剧...
3月17日彩神8生命学院柴继杰课题组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医学院钟雷课题组合作,在《自然》(Natur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DPP9抑制NLRP1的结构与生化机制研究”的研究论文,通过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手段阐明了DPP9介导的NLRP1抑制机制并对NLRP1炎症小体的激活机制提供了新的启示,加深了人们对NLR家族功能机制多样性的认识,也为相关免疫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近日彩神8化工系张强教授研究团队在电极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形核与生长机制方面取得的重要原创性成果,该工作创新性地提出了SEI的渐进形核和二维生长机制,建立了SEI等温电化学结晶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探索了SEI研究的荒芜之"地,是SEI理论研究的关键突破,其研究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其它负极材料(硅、金属锂、锌等)的SEI研究,在二次电池可控界面的快充设计及出厂化成...
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是大脑最基础的生理活动,当动作电位到达突触时,突触小泡在毫秒级的时间内释放神经递质,从而使动作电位快速跨突触传递,这一过程受到特定蛋白质机器的精密调控。突触小泡与质膜的融合可分为停泊(Docking)、点火(Priming)和融合(Fusion)三个过程。